〈老茶房嘀咕〉普洱茶適不適合問身體


〈老茶房嘀咕〉普洱茶適不適合問身體

  在一個座談場合,有一位與會者問了一個問題:「如何知道普洱茶好不好?」

  老茶房回說:「在我來說,普洱茶沒有好不好的問題,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;普洱茶終究是要給人喝的,所以普洱茶本身沒有好壞對錯之分,只有身體適不適合之別。從古至今不少文獻都提到,普洱茶有『暖胃』之效,就從這一點來試,很容易就能知道所選擇的普洱茶適不適合自己?方式是,取一個可以在瓦斯爐上燒的壺,放入適量的普洱茶,直接裝入白水,不用洗茶,前一晚沸水煮滾,整壺茶就不動它放著,茶葉泡在壺裡不要濾出,浸泡一整晚;隔天一早,吃早餐前,整壺茶直接在爐上加熱到滾,然後倒出約400~500㏄在杯中放涼,等到溫度不燙口可以快速喝,未吃早餐前的空腹,一整杯茶緩慢的一口氣喝光。因為是空腹時喝的,適不適合身體,身體會很快的反應。倘若出現刮腸揪胃、胃痛肚脹的不舒服感覺,這就表示這茶不適合身體;反之,喝了之後身體沒有出現任何不適感,反而產生發熱,甚至身體出現沁汗,這就表示這茶適合身體,可以長期當成飲品來喝。」

  與會者接著問了:「人家不是說不要喝『隔夜茶』嗎?說喝『隔夜茶』傷身…」

  老茶房回說:「那要探討的是『不能喝隔夜茶』這個行為,還是『茶不能泡隔夜』是茶的本質?我幾十年來每天早上都是空腹喝陳年普洱茶,而且都是喝『隔夜茶』,身體不只沒出現任何不適感,反而以前不挑茶品、不選喝法時身體出現的不舒坦毛病就沒再出現過。」

  與會者又問了:「那煮茶時壺內的茶葉量要放多少?」

  老茶房回說:「每一款陳年普洱茶要放入的茶葉量都不一樣,我們的標準是,放入的茶葉量,以煮滾後浸泡放置一夜,倒出來的茶湯剛好看不見杯底為原則。」

  與會者驚問:「茶湯看不見杯底,那很濃耶!人家不是說茶不要太濃,會傷身體!」

  老茶房回說:「茶不要太濃,是茶不能泡太濃,還是人不能喝太濃的茶?如果說,茶不能泡太濃,那就表示這個茶泡淡喝了一樣也是會傷身;同樣的,人不能喝太濃的茶,那喝淡茶對身體的傷害也是一樣的,這是邏輯。我們家這幾十年來喝的陳年普洱茶,都是這種濃度的,身體的反應咧,挺舒服、挺好的!」

  與會者最後問:「那要選擇哪一種的普洱茶比較好!」

  老茶房回說:「這問題又回到原點,我說了你不一定相信,那就問你自己的身體最準!煮一壺,泡隔夜,一早再加熱,空腹喝一大杯,身體舒坦就是好茶!就這麼簡單!我的身體就是這麼告訴我,我也是依照身體的反應來選擇要喝進身體的每一款陳年普洱茶!」

  當天的座談會,老茶房給與會者的結語是:「沒有不能喝的普洱茶,只有身體接不接受的普洱茶!」


〈老茶房嘀咕〉————

  大家對於喝普洱茶這件事,習慣先追根究底,再決定如何進行,這是人之常情,因為老茶房以前也經歷過這一段。最後都是道具招式一堆,著眼都不在喝茶本身,而是喝茶過程,老茶房有一天自問,難到要喝一輩子的陳年普洱茶都非得經過這些程序步驟,不就喝一杯茶,怎麼會這麼麻煩?尤其是一早空腹要喝到的「早茶」,更是折騰人!

  老茶房是賣古董的,接觸很多古文物和舊書籍,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喝茶方式,最多是用「煮」的,再來就是「泡」的,而且茶葉都是一直在壺水裡浸泡,不過市面上所有經營古董的業者,都是採用「快沖快倒」的方式招待客人,老茶房也從善如流的準備了很多小壺小杯和各種器具,沖泡老茶招待來客。

  30年前去西藏,去到藏民朋友家,喝了他的普洱茶,看到他泡普洱茶的方式,怎麼會這麼簡單!就跟古籍描述的一樣,就一個火爐,一個金屬壺,一搓茶葉,煮一壺,喝一整天;茶冷了,茶葉還在內的金屬壺放在火爐上直接加熱,繼續喝…

  從西藏回來後,繼續用大家已知複雜的沖茶手續泡茶步驟喝陳年普洱茶,但也試著用藏民朋友的簡單煮茶方式喝陳年普洱茶,那段時間中,取好幾款陳年普洱茶,同一片茶用兩種方式,沖泡與烹煮,結果發覺,用「煮茶」的方式的茶湯,喝了之後身體更舒坦,若不妥當反應也更直接,尤其是再經過「隔夜」的試煉,這茶適不適合身體喝?立刻能知道!

  於是,這種「簡單」喝茶方式,老茶房持續到現在,也分享給大家!讓大家知曉,喝茶是多麼簡單的一件事!更是擔心買錯茶避開雷區的好方法!


▎看文賞茶:【茶舖5號】黃中紅,陳年普洱茶,熟茶餅,375克/片,通過農藥檢測合格

▎讀書會|賣場:https://book.cyberbiz.co/products/tea5 

讀書會銷售【茶舖5號】老茶房黎時國精選的陳年普洱茶,早年從香港輾轉到台灣,因台灣是喝烏龍茶為主,普洱茶消耗得少而留下來,存放多年陳化,茶葉狀態更良好。自主管理茶品都送驗,通過農藥殘留檢驗,讓愛好者安心買放心喝!


【延伸閱讀】

 ▍請直接點下方書本圖示或書名,進入賣場商品處,賞閱書籍內文簡述。

 

《話說  天地方圓普洱茶》套書 內文簡述〔共四本〕

 
※〔壹+貳〕冊,一氣呵成,完整敘述,不分售。
《壹. 喝茶樂》+《貳. 藏茶趣》 內文簡述〔共二本〕

 
※〔參+肆〕冊,談賞兼具,前後呼應,不分售。
《參. 談茶喜》+《肆. 賞茶悅》內文簡述〔共二本〕


▎書庫 老茶房的著作|出版品|書目
▎書籍作者 黎時國〔別號 老茶房〕個人簡歷


▎歡迎到〔老茶房〕與〔讀書會〕共同開設與讀友們互動的臉書社團〔老茶房意合團〕賞閱更多話題,參與互動。
▎臉書社團網址:www.1122.tw


▎讀書會|LINE 官方帳號|ID:mybook

▎藍盾認證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